兴化垛田当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

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,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3届执行理事会上,2022年(第九批)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,中国四川省通济堰、江苏省兴化垛田、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、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。

垛田,古称葑田、架田,又称长岸、岛、坨等,是兴化先民为抵御频繁的洪涝侵袭,积土成丘、垒土为“垛”、以“垛”为田、进行种植而形成的独特人工地貌。这是人们利用自然、改造自然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晶与典范,也是里下河地区农田防洪避灾的杰作,彰显了兴化先民顽强生存、延续后世的聪明智慧和奋斗不息的精神。

兴化垛田当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插图

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是江苏省里下河腹地独有的、国内外唯一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体系

兴化垛田当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插图1

兴化垛田当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插图2

兴化垛田鸟瞰

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灌溉总面积52.88平方千米,分布在兴化湖荡区,是拥有配套的圩堤、灌排渠道、水闸等复合灌排工程体系。“它在灌溉与排水工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代表性,具有很高的历史、科学、文化价值。”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是江淮之间、滨海平原创造性的工程体系,有别于其他水网地区的圩田、垸田,体现了协调黄河、淮河、运河关系前提下国家洪水管理的意志,至今仍在发挥灌溉排水、防洪抗旱排涝、生态农业、景观旅游等多方面效益。搁种法、劚岸、戽水、罱泥、扒苲、搌水草等传统的农田水利耕作方式也一直保留并沿用至今。

 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