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高速看怒江:中国最后的秘境,因高速畅通揭开神秘面纱
最近看到央视播放的《沿着高速看中国》,感慨于祖国最近这些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,尤其是在基建方面,让全世界都望尘莫及。由于旅游方面的工作,去了所有的省,以及很多偏远的乡村,从十几年前满是灰尘,下过雨后泥泞的土路,发展到现在的公路,真心自豪。
对于云南的怒江来说,很多年以前就梦想着去看一看,为什么说是“人与神共居的地方”。就是因为交通的问题,望而却步。这次在五一前,和伙伴们去了怒江,却有了新的发现,处处是柏油路,交通非常便利。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,在没有去过怒江前,都想不到这里的路会修得这么好。而且,在进入六库的沿途,公路中间和两边,种满了鲜花,一片充满了朝气的气象。
在山区里自驾,途经很多国家为老百姓盖的新房子,怒江人感受变化最明显。在秋那桶的阿白客栈,已经成为网红的老白,说他年轻的时候,去丙中洛赶集,徒步要走十几公里。而且背着很多东西。如今,因为道路畅通,来的游客越来越多,老白和他的村民们,生意也越来越好。
老白拿着自酿的白酒,喝着酒,聊着往事,穿插着各种笑话和传奇经历。对他来说,这成为了日常,来的客人都喜欢和他聊天,有的人为了放空自己,寻找宁静的住所,在秋那桶一住就是几个月。
对于道路交通,住在六库的爱上怒江客栈的老板周总,也深有感触。他现在是爱上怒江系列的老板,开了餐厅、客栈等10几项业务,而年纪轻轻的他,只用了几年的奋斗时间,就完成了这一切成就。
他从不喝酒,尽管他的生意和酒有很多关系,但是他很健谈,尤其是对于家乡的热爱和变化,令人颇有感触。他讲家里从小就住在山上,小时候打了几只小麻雀,下山去卖,走了好几个小时,结果也没人买,自己也没钱买饭吃,自己坐在路边哭了,后来有人一只5毛钱买走了,他买了面包又走回家,小小年纪,第一次开始了经商的思维。
他对我说,我曾经和你一样,也是北漂,在外面打工。后来,回到六库后,母亲从山上走下来看他,看到母亲又瘦又黑又小的那一刻,他心里不忍,决定留了下来。当地少数民族多,爱喝酒,他就开了酒吧,并且大胆做投资,生意越做越好,还在贡山开了分店。他说家乡的变化就要感谢国家,怒江天险,道路纵横,山路险峻,过去最有名的就是怒江人靠溜索过江,成了全国人对怒江最大的印象。
自己曾经不到20岁的时候,有一次坐车到县城,已经晚上了,如果回家就要摸黑上山,走至少六七个小时,或者住一晚。心疼钱,干脆抹黑上山。走了很久,突然听到了旁边有声音,担心可能是什么野生动物,后来,发现是另外一个摸黑上山的人,两个人都把对方吓了一跳。这样的经历,如今很难发生了。
在爱上怒江的客栈,最好吃的就是手抓饭,晚上对着怒江大峡谷,吃着手抓饭,听着傈僳族的歌舞,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这悠远的风景之中。六库西岸,不是老城,曾经房地产开发时,好多人不敢买这里的店铺,开发商们担心卖不出去,开盘前一晚上睡不着觉。但是周总带头买了好几个店铺,如今西岸,成了六库最繁华的商业街。
怒江傈僳族自治州,少数民族众多,能歌善舞,能喝酒,为人豪爽,对外地人热情有加。物种多样的高黎贡山、怒江大峡谷、人与神共居的丙中洛,神秘的独龙江文化,如今也展现在全国人的面前。我特别喜欢从秋那桶到雾里村那一条茶马古道,游客可徒步经过,刀削般的山体,和奔腾的怒江,忽然,一个田园般的山村出现在了眼前,我去过瑞士很多次,雾里村是我在国内见过最像瑞士的地方。也许有朋友说,那是因为你没去过伊犁。伊犁我去过很多次,伊犁的风景是波澜壮阔,与瑞士的田园风景颇有不同,但是雾里村,真的是太像了。听贡山的小密给我们讲,从雾里村再往神山里走一两天都走不完,沿途景色更是美丽,不过就要带着帐篷走进去了。
另一个感触最深的就是傈僳族的歌舞,在爱上怒江住的那个晚上,听着服务员们唱着敬酒歌,真的是太好听了,在我们的要求下,他们唱了一首又一首,怎么听也听不够。岁月如怒江的水,时而激荡,时而涓涓,承载着怒江儿女的记忆和乡愁,流向充满了希望和向往的未来。
PS:
滇藏线的丙察察是一条非常经典的线路,很多自驾、自行车爱好者,会从这条路进藏。过去,这里号称是“最烂的路中最烂的路”,如今,道路修得也很好,让游客更容易接触到神山里的文化。
独龙族也是怒江的特色之一,这里的文化十分神秘,吸引着无数爱好者前来。不过,这里的交通和房屋的设施,修得也很好了。
也许有人说,这样的会影响当地的原生态。但是,如果换成是你,去住在那样偏远的山村,你不想通路吗,不想让自己生活得更舒服一些吗?社会是在进步的,人也要跟着与时俱进。不过,当地人对环保的意识很强,像雾里村那么漂亮,就禁止开发,也不能做民宿,想住的话,就去住秋那桶吧。
作者:迟雪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