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赛促旅,四川省运会助力乐山“体育+旅游”产业融合发展
8月15日,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省运会”)田径、游泳、羽毛球决赛正在激烈角逐,这也是本届省运会的最后三项比赛。
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
位于乐山苏稽新区的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是本届省运会的主场馆。中心包含“一场三馆”——体育场、体育馆、游泳馆、综合训练馆,以及产业配套用房、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、室外运动场地等,总占地面积约339亩,总建筑面积20.78万平方米,可同时容纳4万人观赛。8月8日,省运会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。
省运会的举办为乐山体育事业发展镌刻出新的里程碑,借举办省运会契机,乐山对乐山市体育中心原有体育馆、体育场、游泳馆进行升级,还新建了5人制室内足球馆、综合训练馆等运动设施。
体育场馆的改造不仅是为了满足赛事需要,更是着眼于服务赛后的全民健身。乐山市体育局局长向蕾说到,此前,乐山市体育中心缺乏室内场地、儿童运动区域,足球场利用率低。改造后,乐山市体育中心新增了300平方米的儿童篮球场,中央足球场也全部换为人工草坪,以减低养护和运行成本,便于市民开展足球运动。
“跳出办赛看场馆建设。”向蕾表示,乐山一直在寻找办赛与营城、惠民之间的最优方案,为此全市新建、改造的28个场馆项目建设都遵照“能改不建,全域分布”的总思路推进。
全民健身,也要全域发展。乐山市还在重点区市县新建或改造提升了一批体育场馆和设施。“我们根据区市县体育项目开展情况,选择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项目场馆优化布局,实施提升建设。”比如,在犍为一中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建曲棍球场和滑轮场,就是根据学校优势项目进行的布局。
体育运动,除了能使人强身健体,也是一项赋能经济发展的产业。跨进全民健身时代,乐山除了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蒸蒸日上,更多富有娱乐性的如熊猫飞拉达攀岩、63号自驾车营地等“体育+”产业雨后春笋般涌出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乐山峨眉武院成立,深入开展校地合作,挂牌成立“乐山峨眉武院校地合作基地”“乐山峨眉武院青江基地”,注册“峨眉派”“功夫峨眉”等地域性商标,持续开发相关文创产品,推出“登峨眉山,行走自己的江湖”旅游路线,为乐山“体育+”产业的未来走向提交了首篇亮眼答卷。
“赛上精彩发挥,赛后吃好耍好。”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陈晓红表示,作为文旅大市,乐山不仅要为参赛人员办好“招待”,更要抓住这次绝佳的城市营销机会。在6月至8月省运会比赛阶段,乐山举行了一系列文体活动,其中包括四川体育成就展、四川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,让体育与文旅相融合,打造乐山的城市新名片。
作为我省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,省运会有超过2万名涉赛人员来到乐山。按每名参赛人员有3人陪同计算,赛会期间将有超过8万人来到乐山,将为乐山带来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流量。为吸引参赛人员留下来,乐山市推出多个景区免票政策。不仅如此,乐山7月还对外发放省运会消费券,助推“体育+旅游”融合发展。
以景引赛,以赛促游,乐山正在成为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样本。“下一步我们还会相继推出诸如轻探险等一系列体旅融合项目,让省运会热度助推文旅业发展。”向蕾说。
省运会男子甲组三级跳决赛